責任編輯:李士環
作者:王杰(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币灾袊軐W為思想內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既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也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
以中國哲學為思想內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思想土壤與資源。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中國本土文化相比,它是一種外來文化。既然是外來文化,就要遵循文化傳播的一般規律,有一個改造的過程,而這個改造的過程就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二是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實現了這兩個結合,才能夠在內容上和形式上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
以中國哲學為思想內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積極促進和推動作用。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都不能脫離本民族的傳統文化,F代化只有通過民族的形式才能實現,民族文化只有經過現代化的洗禮才能發展。實現現代化,不能以犧牲傳統文化為代價,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并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只能從本民族的傳統出發,否則現代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以中國哲學為思想內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溝通和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全球化背景下,傳統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認同感、歸屬感的力量之源。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和象征,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審美情趣和行為習慣。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應當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合理開發和利用傳統文化這一重要資源,以應對全球化的挑戰。全球化并不意味著傳統文化的民族性會消亡,只有既能適應全球化又能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才能得以存在和繼續發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過來說,越是世界的就越是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只有尋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發展方向;只有尋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脈,才能惠澤中華民族的子孫萬代;只有尋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實把握中華民族的命運,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以中國哲學為思想內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是激勵和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對一個民族來說,歷史發展的精神動力首先來自于民族精神。它可以激發民族成員的歸屬意識、進取意識和奮斗意識,凝聚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從而形成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動力。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了中華民族精神,而中華民族精神又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精神的民族,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脊梁,是一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力量源泉,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生存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千百年來,中華民族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靠的就是這種威力無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越是困難的時刻,越是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以中國哲學為思想內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為化解社會矛盾與人生困惑提供價值幫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生命的存在”“個人的德行”“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天人合一之學、人際和諧之學、身心平衡之學,也是生命存在之學、道德踐履之學、知行合一之學、理想人格之學、安身立命之學、人生智慧之學。中國哲學,同樣關注的都是人的問題,注重人與外在世界的和諧相處,是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對于慰藉人的心靈、變化人的氣質、涵養人的德性、純潔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開闊人的視野,都有極大的幫助。
以中國哲學為思想內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化思想資源。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實踐和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大同理想”的集中體現。從先秦時期開始,中華文化就以追求“世界大同”和“兼濟天下”為己任,中華民族對大同世界的憧憬蘊含著最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抖Y記·禮運》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贝笸澜缇褪且粋人類平等、天下和合、四海一家的世界!渡袝虻洹份d:“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绷己玫闹卫硎谷擞H密團結,使天下和平、萬國安寧、各得其所!吨芤住分v的“萬國咸寧”,《論語》講的“四海之內皆兄弟”,荀子講的“四海之內若一家”,張載講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上述觀念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歷代先賢智慧卓識的天下觀,與馬克思關于“世界歷史”條件下通過發展分工和普遍交往而超越民族狹隘性的思想有相當高度的契合,為今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文化資源。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釋了國與國之間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區域內與區域外國家之間命運共同體的價值,這些思想都是對古代大同理想的現代闡釋和實踐,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民眾的認同。
責任編輯:李士環
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對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在精心謀劃發展的同時,精心謀劃好安全。凡事從最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居安思危,以防微杜漸的清醒、如履薄冰的謹慎,注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應[詳細]
我們要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勇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詳細]
壓實合力制勝責任,牢固樹立使命責任榮譽共同體意識,堅持天地一體、乘組一心,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人人負責、處處盡責、事事有責,以“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的集體智慧奮力奪取新征程上的更大勝利。[詳細]
繼續保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強大合力。深入做好改革宣傳教育引導工作,加強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舉措闡釋解讀,以強有力的宣傳輿論凝聚起改革強軍的正能量。軍隊高層機關和高級干部要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促改革、盡職責,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改革決策部[詳細]
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弘揚西柏坡精神,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在干事創業中詮釋對黨忠誠,以為民盡責、為民奉獻的實際行動做到不負人民。[詳細]
始終保持人民公仆政治本色。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持續努力,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但“四風”問題樹倒根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必須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繼續整治[詳細]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脈,推出更多無愧于民族、無愧于時代的文藝精品,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詳細]
腐敗是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威脅,也是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消極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刮骨療毒的勇氣向黨內頑瘴痼疾開刀,以堅如磐石的意志正風肅紀反腐。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新的征程上,必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從事關群[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傳承弘揚長征精神,做出了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川西高原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使之成為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四川段)的示范段,肩負著成為開展黨史教育、傳承弘揚長征精神窗口基地的重要使命。[詳細]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堅持人民至上!包h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克敵制勝、戰[詳細]